2013年11月至2017年10月,浦東法院共受理涉自貿區金融商事案件43189件。白皮書分析,四年來,浦東法院涉自貿金融商事案件的發展變化,反映出自貿區內金融機構聚集效應顯著,區內資金需求旺盛、交易活躍。該機制旨在打破過往金融商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分別由金融庭、刑庭和行政庭審理的格局,通過整合金融審判資源,由金融庭統一負責審理金融商事案件、涉及一行三會的金融行政案件以及涉及特定類型的金融刑事案件,實現金融專門人才審理專門案件,以進一步統一法律適用標準,提高金融審判權威,推進金融審判機制改革。
昨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發布了涉自貿試驗區金融商事審判工作白皮書(2013年-2017年)及十大金融審判典型案例。會議還通報了該院開展金融商事、刑事和行政“三合一”審判工作機制的運行情況。
四年來共受理涉自貿區金融商事案件4萬余件
2013年11月至2017年10月,浦東法院共受理涉自貿區金融商事案件43189件。從案件類型看,金融借款糾紛和信用卡糾紛占比較大,分別占48.98%和44.15%。受第二年度上海自貿區擴區影響,涉自貿區金融商事案件從第一年度的26件攀升到后三年度的7737件、17984件和17442件。四年來共審結42917件,其中除金融機構集中起訴的車貸及信用卡案件外,以判決方式結案的占45.21%,調解占34.70%。
從收案數據看,第二年度受上海自貿區擴區影響,案件數同比增長較為明顯;第三年度案件數同比繼續呈現較快增長趨勢,凸顯了自貿區內金融機構聚集的規模效應;第四年度案件數增速逐漸趨于平穩。
白皮書分析,四年來,浦東法院涉自貿金融商事案件的發展變化,反映出自貿區內金融機構聚集效應顯著,區內資金需求旺盛、交易活躍;融資租賃、小額貸款、保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發展迅速,凸顯自貿區改革的虹吸效應;涉外案件相對較多,折射出自貿區交易的國際化特征;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普惠金融在自貿區內發展較快,以新業態、新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動能正推動著自貿區金融的不斷轉型升級。
浦東法院副院長胡永慶在發布會上表示,浦東法院作為位于上海自貿區的全國首家建立金融審判庭的基層法院,下一步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轉變金融審判理念,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為服務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金融審判“三合一”各項工作平穩推進
浦東法院還通報了該院自今年7月開始在全市率先開展的金融商事、刑事和行政“三合一”審判機制運行情況。該機制旨在打破過往金融商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分別由金融庭、刑庭和行政庭審理的格局,通過整合金融審判資源,由金融庭統一負責審理金融商事案件、涉及“一行三會”的金融行政案件以及涉及特定類型的金融刑事案件,實現金融專門人才審理專門案件,以進一步統一法律適用標準,提高金融審判權威,推進金融審判機制改革。
通報顯示,今年以來浦東法院共受理金融案件35334件,其中金融商事案件28512件,金融刑事案件415件,金融行政案件70件。其中,金融商事案件中涉及資產證券化、私募股權投資、類期貨交易、場外配資等新類型案件較多。
據悉,金融審判“三合一”工作機制運行以來,3類案件收案平穩,金融庭受理的首例金融刑事案件已于10月11日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首例金融行政案件也將于近期宣判,其余案件均在正常審理中。通過注重不同專業審判人員的交流和互補,金融審判“三合一”團隊的審判思維正逐步融合,各項審判工作平穩推進。
典型案例為金融業健康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四年來,浦東法院不僅推出了一系列服務保障上海自貿區金融的重要舉措,還在審判實踐中產生了一批在自貿區金融領域具有規則引領作用的典型案例,為自貿區內金融業的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會上,10個涉自貿區金融審判典型案例發布,既有傳統的金融借款、保險、融資租賃案件,也有新類型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證券經紀合同、保理合同等案件。其中,9件為金融商事案件,1件是金融刑事案例。大多數案例都是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審理結果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
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案例充分體現了上海自貿區國際化、便利化和法治化的特點。其中,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訴櫻達生活電器(中山)有限公司等金融衍生品種交易糾紛案涉及匯率掉期交易違約,曾入選2016年度《中國法院年度案例》。浦東法院在該案審理中,以我國《合同法》為基本依據,同時還充分考慮了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國際慣例。
? 上海鑫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備案號:滬ICP備17051098號-4 網站地圖 推薦專題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南路1085號華申大廈1603室 1202室
免費電話:17717867637 徐經理